匿名用戶
我在房地產行業做了十多年,都是在民營企業工作,企業規模不大,都是老板親自管理企業。現在換了一家公司,老板選好了總經理,我們兩位副總、工程、設計部門經理和關鍵的技術人員都是總經理推薦,老板親自和我們面談,最后都全部通過。公司組織結構中,財務、成本、行政部經理是跟隨老板多年的親信。其他人都是總經理招來的。新團隊組建后,只招了幾個崗位。
入職后,我們就開始遇到瓶頸了。
老板和老板娘一起管公司,大大小小的事都是親自過問。剛開始我們理解為老板對我們大家都不了解,我們也沒做出成績讓老板信任我們,隨著時間推移,我們發現老板根本就不授權,讓我們很困惑。老板的公司也是全國幾個城市都有,他就到處飛,很多事情就等他回來再定,而且他喜歡強調他回來再說。因此很多工作就拖著。工作沒進展,讓我們非常難受。于是,我們在尋求解決辦法,把一些需要他確定的工作,列成表單,表明時間要求。他還是不回復、不按時解決。
他也強調用制度管理,我們擬定了很多制度,一些關鍵制度關鍵條款涉及到權限的內容我們也列出表單讓他明確,他基本同意這些內容,經過各部門討論修訂后,在老板明確的口頭授權范圍內我們制定了制度,就在要下發制度的時候,新問題又出現了,行政管公章的人說,在老板同意制度后才能蓋章生效。作為分管行政的副總,我很沮喪,走到這一步也很想放棄。
我不明白老板是怎么想的,我們想了各種辦法讓他盡快決策去推進工作開展。我們找不到他不推進項目進展的主客觀理由,我們在尋找答案:他為什么不授權、不決策?是我們不讓他放心?他后悔自己決策太快讓我們整體一個團隊進入公司?還是他就不懂授權?畢竟第一次做房地產。
總之,總經理和我們一樣苦腦。總經理與他溝通,他都是清晰地回復,但要實施的時候,他好象又后悔了。按理,這樣的一位有家族企業背景、50多歲的人,不應該如此。
請各位老師給我支支招吧,這個月等他回國,我們團隊是要好好和他談一次,如果沒有改進,我想放棄了。技術上不足我們可以努力改進,在信任上得不到認可,我們就沒必要堅持了。
1、曾經,我們老板讓集團中高管幾十人,花了一下午時間進行現場辦公,無非是確定一些植被、建筑的地點、規劃的細節,我也跟你一樣覺得難以理解。因為老板干的都是一些主管就能定下來,老板幾十萬的年薪,請來這么多高管,難道就是干這個的?老板這樣干,自己也累,效率也不高啊!
2、但是,如果你想想老板的經歷,也就釋然了。畢竟他是單槍匹馬的那種奮斗多年,才有現在的情況,創業階段的艱苦,導致他是很難相信人的。這樣也就理解了——不是不授權,是吃的虧多了,不敢放權。
3、我們花了3年時間,進行了預算體系的建設,現在基本上預算內的,老板都授權了,所以,建議你不妨從預算體系開始吧!老板不是不授權,是沒有找到一個好的辦法前,只能自己拼命了。
這種情況在小企業,特別是親自創業掌門出來的老板身上很普遍。處理的方式只有一種:與老板坦誠地溝通,分析時勢,請他適當放權。并且雙方達成約定:如老板不同意放權,你要么安下心來接受做傳話筒的角色,要么辭職;如老板同意放權,就相關約定書面化,雙方正式簽名。如老板違規,立即向他提出嚴肅的抗?,并由他負責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老板違規達到約定中的某個條件,則立即辭職,老板須無條件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