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偏黄网站站免费_国产日韩在线看_热re99久久国产精品_尤物yw193.com

匿名用戶

發表于 2013年12月11日 10:44
樓主
【末位淘汰,究竟合理嗎?】

 

KPI、績效考核和末位淘汰,各個公司的各種名目的評級和評選制度,其實就是這三種模式的混合再現而已。

我曾經有過一個六人完美團隊,大家各司一職,互相幫助協作互相不干涉,業務上沒有直接沖突,每個人各有所長,溝通順暢沒有障礙。后來因為公司的評級制度,每個團隊都要面對末尾淘汰,必須有1人離開。結果耗了很久,終于有人妥協接受離開,剩下的伙伴適應新加入團隊的伙伴,重新開始磨合,內部重新分工。離開的人由于被迫考核離職,情感層面的主觀感受與工作調動大不相同。留下的人迫于考核壓力,默默競爭,一段時間以后,團隊默契不在,人心渙散。

問題是如何在考核帶來的強大競爭力激發潛力與創造良好團隊合作氛圍提高員工歸屬感之間做好權衡?如何既能保證了股東的利益,精兵簡政,既減少管理成本,又提高一些團隊效率。“末位淘汰”是不是僅僅是不留情面不講義氣罷了呢?

匿名用戶

發表于 2013年12月11日 12:38
1#
回復:末位淘汰,究竟合理嗎?

每一個制度都有其兩面性: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而且每個制度也應該是適應某種管理環境而制定的。

我覺得你所遇到的情況,可能是公司把制度做死了。本來高效的團隊,在這個制度下不得不將自己的合格成員淘汰而引入新的成員(新成員不一定比淘汰掉的那個好!),新成員的磨合與適應成本會拖累團隊的效率與業績,更進一步加強了老板堅持末尾淘汰的決心,如此惡性循環,活生生毀了一個本來很和諧的高效的團隊。再加上這個制度可能帶來的人心和凝聚力的喪失,在你這樣的團隊來說,可能的弊大于利的。

我覺得末位淘汰的適應環境,應該是針對那些不能夠完成任務的團隊。如果用于一個已經很完美的團隊,這個制度無異于在屠殺團隊的和諧氛圍與效率,最后的效果會很負面。

可以跟老板建議,只有在團隊不能夠完成任務的情況下,這個末位淘汰才可以使用。公司是由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組成的,公司的運作是一個有機體;而制度是冷冰冰的,如果我們只看到冰冷的制度而忽視了人,這公司是不會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