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戶
我在一家外企時裝公司負責零售管理,銷售業績是我們考核系統的核心,除此,還會看所負責區域的季度利潤、團隊培養等。
我們的品牌是2010進入中國市場的,全部以直營形式在購物中心、百貨商場開店。但是第一批店鋪開的很倉促,因為先期品牌在國內沒有店鋪業績的參照,導致甲方不能全面信任我們,而要想突破這個難關,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快速鋪設、占領渠道。
經過1-2年的運營,有大部分店鋪質量不高,即租金高、銷售低。而銷售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一新的購物中心,商場本身就沒有成長起來,且由于現在競爭激烈,近期很難看到好前景。二是商場有客流,但客層與我們的品牌定位不是很匹配,導致我們的品牌高不成(在國內品牌知名度沒有那么高),低不就(價格又相對較高)。
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沖上業績的店鋪,一個區域,只有那么幾家明星店。可是,銷售指標是按照單店來下,公司對于每家店鋪的銷售期望自然是很高的。但是由于經濟環境不景氣,以及前面提到的一些商場特點的先天不足,導致我們運營的壓力很大,不是單靠調整貨品、陳列、人員等就能使銷售業績有明顯起色的。
同時,遇到高租金的商場,每個季度的財務報表又很難看。我所負責的區域都是一線城市,一線城市的特點是商場租金普遍高(地價貴)。
這樣無論是銷售業績,還是銷售利潤,現在都很讓我頭疼。
我想請教一下各位前輩和同行,遇到這種情況我該怎么辦,該向上司建議合同期內關店嗎,或者我該做什么其他的調整。我知道任何工作都有挑戰和壓力,可是壓力太大的時候我也會悲觀,會覺得我的情況是由于品牌本身的知名度不高、一線城市的經營環境造成的比同事多的多的壓力。
請大家幫我出出主意。
你好,關于您提出的問題,就我們企業實際運營談幾點我們的做法:
1、對于明星店及樣板店,應持續推廣;
2、對于可以拯救的店,多做活動,提高進店率、會員數;
3、對于不行的店,堅決關閉。
您好,信息還不是很全,只能是推測,總體上感覺應該是部分店的產銷和增長趨勢都不好,看不到前景,才讓作者有這樣的頭疼,我的建議比較簡單,因為零售店鋪最重要的就是選點,如果地理環境不好,先天不足,是很難經營好的。考慮到已經有前期的投入和與商場物業的合作關系,對于經營不好的店:
1、從正價店調整為折扣店試試,或者折扣產品占據較大的比例,相信你們店多但產銷不高,肯定有不少的庫存,開一些折扣店,一個是拉近與消費者的認知距離,用國外品牌折扣價格較低讓更多的人接受。看看是不是消費者對價格接受度不夠而引起的銷售不好。
2、提出關店建議。將重點轉到更可能產出的好店。前期國內外企業都有急于開發國內市場的想法,不管三七二十一先開店,以為都是黃金,沒想到還是有坑的,所以,趕緊跳出坑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