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戶
在我十五年的廣告業管理經驗中,常常困擾我的一個問題是“知音難覓”,一件事情的有效推進和執行,往往需要耗費大量前期的“溝通成本”,并經過我反復多次的解釋和引導,員工才能逐漸領會我的需求和意圖,我時常在思考,這是否是因為自己的表述方式有問題,卻困惑而不得解。
有一次,客戶總監在我不在公司的時候,接到了一個較大的比稿項目,由于時間緊迫,她通過電話形式簡單的向我匯報了此事,但是我未給到她明確答復。情急之下,這名客戶總監誤以為此比稿項目被默認了,并且組織了營業和設計團隊投入了時間和費用進行該項目,最終因準備不充分,比稿失敗了。事后,在高層會議上,我以“匯報不詳,擅自決策,公司資源運用不當”的過失,當著部門面給予這名客戶總監嚴厲的批評,然而客戶總監卻滿腹委屈地反駁我,她認為她“已經匯報,是領導重視不夠、故意刁難”。通過高層會議的爭執后,公司的領導班子里激起了小小的波浪,某種程度上打擊和挫傷了客戶總監的自尊和積極性,使我們之間的溝通產生了難以磨滅的隔閡。
坦率而言,我的管理風格是“權威性”,以結果為導向的行事風格,我也常常教導我的下屬們要適應我高頻的工作節奏并立竿見影提出解決方案,這是我們這個創意行業所必備的素質和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能力要求。我希望我的下屬以“no excuse”的職業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態度去完成一個項目,這樣才能符合我衡量“一個專業的廣告人”的標準。可往往這些年輕的員工們總是無法真正發自內心去理解和認可我這種于他們而言顯得有些“嚴苛”的要求,只有當我更為嚴厲地對他們的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提出批評,讓他們重新完成時,才能得到一個相較滿意的結果。對此我實在是很困惑,無論客戶總監還是這些員工,他們其實都是有能力用更好的方式去完成工作的,但為什么就不能在最初推進工作時更注意去很好理解我的想法和要求?這種情況不斷在發生,一定要經歷一番曲折,既耽誤了工作進度,又產生了諸多不愉快。這種“昂貴“的溝通成本成為了困擾我的一大難題。
個人覺得,作為一名奉行“權威性”的領導,在下達政令是要及時和明確。在客戶總監總監匯報時,由于沒有明確的拒絕,加上時間的緊迫,導致客戶總監匆忙執行,最后的失敗。當然在平時的工作中,必要時要強硬態度,力求員工的工作達到完美,但是也不能完全強硬。要適時的進行員工激勵,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