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戶
本人姓張,在地方國企的黨群部工作。原先的黨群部主任退休了,企業里副總決定把我提成黨群部的主任。有個原來的資深同事對我的晉升不滿意,工作上有些不配合,對我的態度也和以前不一樣了。現在見了我就板著一張臉,眼里露出一種“輕蔑”的神態(就是眼睛朝一邊撇著,不想好好溝通的樣子)。
另外,之前我們組織活動的工作,她都是積極報名參加的,也能自己帶人去做一些事情;現在則是,她不主動報名參加工作,給她分配任務她也是勉勉強強接受,完成情況比較差,不盡人意。我該怎么有效管她?
具體情況:
我們企業是中央國企在我們市里設的大中型加工廠,有9,000多人,主要從事化肥的生產加工。企業一把手是地方政府原來的區長轉成的,業績沒有大幅增長但也挺穩定,屬于穩中求進。我在黨群部主要負責企業文化落地,帶14個人的團隊。大的項目領導過員工手冊的制定,日常工作主要是維護公司現有的內部溝通渠道,比如板報、內刊、組織文藝節目等。
本人姓張,今年30歲了,屬于那種不是特別張揚型的,大學畢業后做了2年銷售,最后覺得意思不大,于是遵從家里意思回到家里,在地方國企的黨群部做宣傳工作。我的資歷算是比較淺的,因為黨群部員工普遍年齡偏大,有好幾個是原先生產線上轉來的,都在45多歲左右。我和大家之前的關系都不錯。和我鬧不開心的這個人今年45了,家里兩個孩子都正上大學,老公是這家企業關聯公司的財務部一個副經理(科級),家境算是比較殷實的。她之前工作挺好,但是人緣不是特別好,總感覺不是特別瞧得起其他人,有時候同事會有些酸地說她又去香港旅游,買回來好東西之類的,但總體沒什么其他問題。她來公司時間其實比我更早一些,大概早1、2年吧,在公司也快10年了,但應該沒有什么其他背景。
這種不良情況發生后,有和她在單位的溝通。我開始覺得自己剛晉升,她可能感覺我資歷淺,不應該拿到這個職位。因為國企畢竟很論資歷的,但是我家里其實一直是這家企業的老員工了,所以上一任主任和我家里關系不錯,我得到這個職位可能也有家里的感情在。我們沒有走后門什么的,但是應該是上一任主任覺得我能力也不錯,加上家里的關系,推薦我做的。我和她溝通時,她態度比較冷淡,對我說的話基本都是打哈哈式的。我也沒敢說地太露骨,所以沒有直接批評她說她工作質量不高。就是強調大家應該和睦相處,積極完成工作。她口頭說肯定的,但到后面也沒有什么改變。
所以,我應該怎么辦,才讓她改變自己行為呢
針對你的提問,由比較具體的細節,所以我初步采用3步進行評估:
公司類型:提問朋友所在的組織環境屬于關系型:工作內容相對溫和、人群關系緊密、節奏較慢。公司業績壓力較小,企業文化間人與人之間競爭較少,關系緊密。
當事人:提問的當事人屬于“苦干型”的人員,并不爭強好勝,也沒有過多的領導欲望。核心需求是獲得組織其他成員的友好和接納。
從當事人領導力進行評估,從專業能力及資質、溝通能力、膽量3個方面進行。提問朋友你所面臨的領導力不足主要在于:
a)專業能力和資質:沒有足夠的資質和能力使下屬信服。在國企中,員工往往將資歷年限當作專業能力的載體。當事人以年輕、后加入的身份成為其他人上級,使得其他人對當事人的能力產生懷疑。而黨群部工作相對簡單,無法在短期有效證明自己專業能力(反例是,銷售部的主管可以輕易通過銷售業績證明自己能力);
b)溝通能力:技巧偏弱,未能有效組織對話。當事人和下屬的溝通,不痛不癢,未能觸及下屬需求和癥結核心。同時,溝通僅限于公司內部進行,沒有采取工作外的私人溝通等形式;
c)缺少足夠的膽量,對于員工無法開展誠實、無花哨的溝通(膽量)。
綜合情況,初步建議明權朋友你:
組織更多工作外的活動,增加和這位員工之間的感情和溝通渠道。比如黨群部門和其他部門的聚餐,集體郊游等。國企的文化關系型組織文化決定員工間關系較為緊密,工作外生活交集較多,方便當事人在較輕松的非工作的環境中與該同事進行溝通,明白問題癥結所在。
在溝通進行中,大膽提出核心問題,明確該位同事的需求和癥結所在,并根據相應的問題,安排解決方案。其他企業中管理者遇到這種情況,曾有案例安排單獨項目,或者轉崗的方案。
不建議做法:
當眾批評下屬,甚至責令其走人。在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等業績為主導的企業里,有時遇到這種情況,強勢的領導可以直接當眾批評下屬,甚至責令其走人。在提問朋友所處的這家國企,環境相對溫和、員工之間工作外關系較多,如果與該位同事沒有發生直接沖突,不建議采用過于露骨、嚴厲的方式進行批評和處理。嚴重情況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和其丈夫所在財務部門的沖突。
個人覺得:組織更多工作外的活動,增加和這位員工之間的感情和溝通渠道。比如黨群部門和其他部門的聚餐,集體郊游等。國企的文化關系型組織文化決定員工間關系較為緊密,工作外生活交集較多,方便當事人在較輕松的非工作的環境中與該同事進行溝通,明白問題癥結所在。
在溝通進行中,大膽提出核心問題,明確該位同事的需求和癥結所在,并根據相應的問題,安排解決方案。其他企業中管理者遇到這種情況,曾有案例安排單獨項目,或者轉崗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