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戶
自己的背景,中部省份985高校國際貿易學研究生畢業4年,讀書期間成績優秀,保研,英語也不賴,讀書期間在培訓機構兼職過托福口語老師。學習能力強,但情商不如學習能力,心直口快,沒有心計也不擅于處理復雜人際關系,家庭背景一介布衣。換個三個工作,銀行、民營企業的金融公司、交易所平臺。對自己的工作狀態始終不滿意,想求大家指點迷津。
一、銀行
畢業后,本意想從事國際貿易,即能利用所學,也能發揮英語優勢。但畢業時大家說好工作是銀行、政府部門,由于自我立場不堅定,所以跟風的去了廣州的商業銀行。開始也曾想努力進入國際結算部,卻無奈發現自己曾在學校的優越感蕩然無存。這家銀行對研究生并無特殊的安排和規劃,一律從柜臺做起。而所謂的出路,也只有3條,一直在柜臺、轉做客戶經理、或者進入職能部門。當慢慢發現所謂學歷和努力根本無法與關系戶相抗衡,進入職能部門基本比較渺忙;而客戶經理這種需要很強人際關系處理能力,這并非我能擅長也不是我要的工作狀態;我更不愿意一直當個機器人一樣做個柜員,于是在銀行不到一年后,毅然辭職了。反思這段工作經歷,確實存在剛畢業的心理落差和沒調整好心態,不夠穩重和沉得住氣,但工作的性質也確實并非我愿,同時也為了和男朋友(現在的老公)在一塊,所以也無悔。
二、民營企業的金融公司
從銀行辭職后便回到中部省份的一家民營企業新成立的金融公司。該集團為該行業的龍頭老大,影響力極大,金融公司主要為購買該企業產品的客戶辦理融資租賃和按揭。我一進入公司便被總經理看中,從事金融產品的創新和研發。想著該集團影響力大、有領導的重視、產品創新和研發也有助力自我提升,所以,我打定主意努力工作。結果,好景不長,公司是民營企業,雖集團龐大,但管理較為粗獷,董事長一味追求結果,疾慢如仇,公司朝令夕改是地常事,周末、通宵加班也是必須,整體混亂不堪,員工苦不堪言。而情況更糟的是,沒過多久,因業績不顯示著,總經理被集團換了,副總經理上任。副總更為激進,而副總曾與總經理矛盾很深,之前又曾想調我去他所管轄的部門而我沒去,故我的處境就很差了。我所在的部門很快被取消了,我的工作也變成了各種打雜,甚至要把我調往東北、西北等駐點辦事處。
公司確實是讓人失望到極點,公司的離職率都達到了70%,許許多多在該集團工作10余年的中層都陸繼離開了公司。考慮到此地不宜久留,我也該平衡一下工作和生活,也到了結婚生子的年齡,而此時找工作時發現用人單位都很關注是否生子這個問題,換個好工作也不易,于是在機會來臨時,在金融公司工作2年后,我便換到了交易所工作。我想著找個輕松的工作,好好準備生小孩。
三、交易所
交易所是一家國有機構,吃政策飯,工作輕松,按程序操作,毫無壓力,待遇不差。目前我正處在懷孕當中,所以目前的重心在寶寶,一切等生完寶寶再說。我的計劃是交易所生完小孩,趁工作輕松再充實一下自己,看看書,考考證。但是,時不時,總還是心里有點落差,總得為未來做點打算。單位里90%是關系戶,工作簡單,按部就班,對自我提升沒太多幫助,也沒任何成就感。我這種非關系戶純粹憑自已努力工作求生存,因工作簡單,領導沒理由要重用和關照我,以后所謂的發展、提拔估計也是最后才考慮我。特別是現在部門上司是強勢的女領導,基本要求一切順應她意,也完全沒有自我。
四、關于以后
換了幾份工作,總在心里困惑,總有種不適應社會的感覺。就如面試時用人單位問的那樣,我也一直在問自己,我換工作如此頻繁,是我本身有問題導致?那如果我本身有問題,我能改嗎?如若改不了,我應該去從事何種工作??
我一直都覺得我辦事麻利,勤奮好學,但是卻不夠有心機,不喜與人沖突,又自視甚高,經常覺得周圍的人專業術養太差(也確實如此),想努力有所作為實現自我價值,卻又想過著小富即安的小日子。我不想放棄我所學的知識,我覺得它們真的很棒,但是我發現工作沒幾個地方用得上,最用得上是做人技巧;我不想放棄英語,但是我真的沒有機會用它;我真的很想再學點東西,但是總是覺得做得不夠,容易拖延…
想來想去,大概我這種性格、理想,應該是適合去高校做老師的吧?我相信我會是一個合格的老師。但是現在發現一般的二本院校都要求博士了,而且要求30歲以下,真是令人唏噓。那我應該為了自已的這個理想而努力嗎?我即將30,即將做媽媽,這些都可行嗎?或者有其它的出路呢?還請各位大牛指點,小女子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