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用戶
【背景介紹】重慶大渝機械公司是一家從事機械加工類企業,該公司從校辦企業改為民營企業后已經有19年,從小作坊做到現在占地100畝多畝現代化工業園,員工達800多人的企業,在業內具有一定聲譽的企業。其訂單源源不斷,產品供不應求,主要客戶群體有北汽、上汽、廣汽、長安、BYD等汽車廠家,其變速器配件板塊年銷售額已超過20億元。公司除了機械板塊外,從2008年開始還陸續涉及了鍛造、地產、醫院等業務領域。
【人物介紹】
董事長兼總經理:李總現齡49歲,是一位草根創業人,從中專畢業后一直沉淀在機械行業,從庫管員開始做到部門經理,后辭職創業。
常務副總:何總,55歲,是一位資深的職業經理人,加入大渝公司前主要是做機械沖壓類企業,例如紅巖汽車等公司,2014年2月加入公司。
副總經理一(分管技術質量):劉總,42歲,從李總創業之初一直跟隨,是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元老型成員之一,1996年加入公司,曾經任職常務副總。
副總經理二(分管技術質量):王總,52歲,于2015年5月由常務副總何總介紹入司并接替劉總,分管技術質量。
副總經理(分管銷售):彭總,40歲,原重慶長安汽車集團銷售部經理,2012年8月加入公司,且因為業務管理和李董事長結為“干親家”,兩人私交甚好。
【事情經過】董事長是一位當地的企業家,公司的主要事項由他本人和技術質量副總劉總打理。劉總因為在公司工作時間非常久,所以對于公司的大小事情都非常清楚。但是其本人不愿意把技術管理規范化,總是把核心的技術握在手里,不愿意按照技術管理制度將其資料電子化、書面化,加大了公司對其本人的依賴。在2010年-2012年期間任職常務副總,后銷售副總彭總加入后,兩人相處并不愉快,會上會下時常刀鋒劍雨。劉總畢竟在常務副總的位置上,負責的業務板塊多,難免問題也很多,在彭總等人的彈劾下,劉總終因勢力單薄,未能抵擋住狂轟濫炸,被迫流放在榮昌的分公司任總經理,薪資未變。
雖然劉總已經到相距甚遠的分公司走馬上任,但彭總畢竟之前的公司經歷只有銷售板塊,不曾涉及到生產等領域,私交再好,陛下權衡再三還是不敢授權于他,所以其目的也并未達成,只是在公司更加飛揚跋扈起來。在何總加入以前,公司業務都是有李董事長親自處理,因為李總還有其他的公司業務,所以處理起事情來還是不夠順暢,各種審批遲緩,所以一直在尋找一位職業經理人。
一次偶然的聚會,皇帝老兒與何總相識,相聊甚歡。并于2013年12月邀請何總到所在公司考察,陛下還真是求賢若渴,親自到高速路口接何總,先帶何總到以前的老廠區參觀,然后再到新廠區參觀。半天聊下來,兩人也熟悉了不少。在送走何總的路上,陛下鉆進了何總的車,讓司機開著自己的車跟著后面,一路上都表達了盛情邀約何總的意思,甚至一直在自己報出年薪以期何總加入,當然何總還在考慮。
時到春節,陛下邀請了何總參加春節聯歡,聯歡也邀請了退休的老員工,陛下在新春賀詞后還給老員工發了紅包,這一點感動了何總,何總認為李董事長具有難得的感恩精神,聯歡后兩人趕著酒勁敲定了這個事情,何總節后走馬上任。何總的待遇為基礎年薪68萬加年終分紅,每月油費補貼2000元,話費補貼1000元,因何總家不在該區,還提供獨立公寓一套供其住宿。
何總的工作非常敬業,可以說是早出晚歸,經常深入車間現場辦公,督促生產,監督質量,處理問題的能力強,在氣勢上完勝其他副總經理,李總也減緩了之前的強大工作量,但是放權上還是比較少,事無巨細基本最終都是他都簽字,這倒也好,何總這邊規避了不少的責任。在日常的公司管理過程中,何總很自信,管理方式也是雷厲風行。這種方式和分公司的劉總有了很大的矛盾,在后面的幾場切磋中,劉總慘敗,最終結果就是減薪50%。
事情在2014年9月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大渝公司本部承接生產的一套BYD電動車新項目產品原計劃完成350套,由于研發和生產組織出現重大偏差、反映遲緩,給北汽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響,BYD高層甚是憤怒,最后依據雙方合同條款,決定處罰150萬元。李董事長在中層干部會上發泄了近三個小時,當然也通過這個事件意識到公司技術極為薄弱,何總一個人難易支撐,決定將劉總從分公司調回來擔任技術質量副總,分公司的負責人再另行安排。何總雖然心里幾位不愿意這個安排,但由于這個事件他也沒有足夠的理由去找董事長理論,也就默認了。
這也好,公司安安靜靜的過了一個春節。
在2015年3月,公司新的研發任務接踵而來,整個新產品研發團隊日夜奮戰,但是畢竟我們大渝公司一家承接了好幾家汽車廠的項目,所以對客戶的反饋有些遲緩,尤其是北汽和BYD的電動新能源項目,由于國家政策和產業發展需要爭分奪秒的去“占領珍珠島”。所以客戶方代表在KPI帶領下,把壓力傳遞到我們公司的研發團隊。還好,經過全體研發人員的“突突”,終于把前期的產品任務研發完成。研發之后就是試生產了,其實試生產也主要是研發人員去跟蹤完成。所以單是交付了設計圖等資料還是不能畫句號的。試生產的過程遇到了很多的問題,經過不斷的設計調整,甚至有的工藝不是現有的設備能夠完成了,所以部分項目延期完成!這個過程中,李董事長也被客戶單位高層約見,主要是考慮到公司的研發進度問題。回來和技術質量劉總的溝通中也是矛盾重重,再加上何總對劉總的戒心,李董事長和劉總的距離漸漸遠了。
后在一次客戶投訴后,李董事長召開了全體干部會,會上對各部門的工作進行了“點撥”,并拋出來一句“技術質量要是下個月還沒起色,分管副總就可以回家了”沒過幾天,技術質量劉總就向公司提出辭職,當然李董事長看在多年的跟他的情分上,肯定是不會讓他走的,大不了把他放回分公司。
劉總辭職的消息在公司傳的很快,當然掌門人還沒決定讓他走。但是何總在后來的安排上讓人大跌眼鏡:他不但一邊在董事長處鼓吹同意劉總辭職,還安排下屬組織了一次為劉總踐行的活動,并通知了全體中層干部,等李董事長接到最后的通知時,干部們都來的差不多了,所以董事長既沒有來,也沒反對。劉總在踐行后第二天就辦理了相關手續……
2015年5月,何總推薦合肥的王總到公司擔任技術質量副總,因為何總在之前的工作中曾經與王總共事兩年多,彼此還比較熟悉。公司經過兩輪面試,決定聘用王總。
在王總分管技術質量工作的時候,也做了很多工作上的改進,總的來說這位老總有干勁,也有脾氣。敢說敢干,具有行業的經驗,但面對上級領導責問的時候,有時候喜歡把問題拋給下屬,總的來說還過得去。后來在董事長的兩次溝通兩人都不愉快,于是在10月20號,辭職回家了。
公司的技術中心和質管部沒有了分管副總,一個常務副總也根本沒有這個精力管理那么的事情。公司的技術問題也越堆越多,客戶的抱怨很嚴重,甚至像重慶長安福特這樣的汽車生產企業,直接派員駐守在公司督促質量提高和生產產能……可以說是大渝公司成立以來第一次遇到這么嚴重的管理挑戰。
那天他把辦公室主任帶到茶樓,點了一支煙,一直在問,到底在哪里出了問題……
個人覺得:可以看到李總本人還是有一定原因的,高層的任命幾乎都是由他一人決策,也有決策失誤的時候,這就引發了民營企業中高層任免的普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