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偏黄网站站免费_国产日韩在线看_热re99久久国产精品_尤物yw193.com

“開放的力量”方永飛年度演講·EMBA校友日(演講全文)(上)

  • 來源/作者:杭州時代光華
  • 類別:公司動態
  • 發布時間 :2022-01-10 16:18:45
  • 您是第4792位閱讀者
  • >>
收藏到: 0
2022年1月6日14:00,“開放的力量”——方永飛年度演講·EMBA校友日如約而至。以下為演講全文,與你分享。


開場


Hello,大家下午好!


大家都知道的,本來我應該是在那個兩個前面演講的,大家都知道我說的是哪兩個,還好,他們講的很一般,于是乎我的壓力就不太大了。


這次演講我準備了20天,大家知道以我這樣的水平,準備20天是很難的,我一般都是準備一天的,以前我每一年的年終演講幾乎都只準備一天。我要從我所有的 ppt 當中,大概有十七、八萬張,每年整理出100張 ppt,今年我給大家準備了220張 ppt,以顯示這次年度演講的重要性。 


01


新經濟


我們今天來看,這個時代的巨大變化。


在2021年,他鮮活淋漓地表現在我們的面前。


在過去的這一年當中,我們感受了很多,我們也明白了很多。


每一年的年終演講,過去幾年我都用年度漢字來開頭,還記得2019年的年度漢字是個“難”字,“我太難了”,現在回過去看看,是如此的慶幸,那個日子是如此的鮮活。


2020年的年度漢字是個“民”字,代表在疫情下人民至善、生命至善的人生道理,所以選用的年度漢字是個“民”字。


你們知道2021年的年度漢字是哪一個嗎?


很多人說是“慘”,其實不是的。2021年的年度漢字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這么一個字,他是治理的“治”字,他也是治療的“治”,生病了我們就得治嘛。


所以2021年,大家看到沒有,各種各樣的治不舒服,你看阿里被罰了182億,美團被罰了34億,薇婭被罰了13.4億,潘石屹被罰了7.8億……一大堆的治療,我們看到了2021年“合規性”所擺在面前的緊迫性。我們很多企業病了,我們很多人病了,我們得治。所以他是治療的“治”。


我們回過去看這一年,我們看到了太多新的東西。


這個時代永遠都是這樣,在成就一些人的同時,他必然會淘汰另外一些人。


反過來也是一樣的,在淘汰一些人的同時,必然會成就另外一部分人。


我們看2021年,看到碳中和、碳達峰熱烈的趨勢,看到互聯互通,看到互聯網平臺之間的墻要拆掉,看到要用新外貿撬開一個又一個所謂的傳統市場,我們也看到了數據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撲面而來的產業互聯網……我相信在每個人的心目當中,2021年都有他的分量所在。


2022年來了,我們需要擁抱變化。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方向。


究竟是要兩級分化,還是要共同富裕? 


我相信這是不需要懷疑的,我們一定要共同富裕!


但是,我們離不開兩級分化的前提。


亞當?斯密在246年前寫了一本書,叫《國富論》。


兩百多年來,全世界任何一個經濟體都沒有改變書中兩級分化的底層邏輯。


我們今天拿中國來說,講改革開放。


本來我的演講是定于2021年12月18號,因為那是中國改革開放43周年的紀念日。


還記得1978年的12月18號嗎?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們黨中央把改革開放旗幟鮮明地列入了我們的國策。 


對內改革,對外開放。 


這43年來,我們的經濟、我們的民族獲得了怎樣的發展,那是了不得的成就啊! 


但是,我們再來看這43年來兩級分化是在縮小嗎?不是的!


尤其是90年代,我們小平同志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加大了兩級分化的發展。 


我要提醒在座的每一個人:過去的富裕,是建立在效率基礎之上的富裕!


我在EMBA的課程當中專門講了一個概念:早在120年前,科學管理之父泰勒就以“共同富裕”作為他科學管理的底層邏輯,來追求雇主與雇員之間的共同利益最大化。


時至今天,一百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們再來談這個“共同富裕”,你會發現他的底層邏輯發生了改變。


我們以前的共同富裕,是建立在效率優先的前提之下的,而我們今天再來看這個共同富裕,他是建立在公平基礎之上的。


共同富裕的層級開始提升了。


我們首先要講公平,再來思考為什么要電商征稅、薇婭要開始補稅,因為不公平。


2022年,合規性的要求,將擺在每一個企業面前。我要提醒在座的各位同學。所以在這樣的一個呼聲下,我們才看到了這些改變。


我看到了一組數據,我覺得我們在座的每一個同學,都應該為這組數據來鼓個掌,這是我們中國了不得的成就啊!


中國高鐵破了4萬公里,第二名是西班牙才4000公里,第三名是日本只有3000多公里,然后才是法國、德國、意大利,美國現在數字上排在第七位,但是我告訴大家,美國沒有真正的高鐵,一公里都沒有!


美國現在記載的735公里,是2000年在傳統鐵路基礎之上改造的。美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高鐵,在2020年9月21日才被美國聯邦鐵路局予以通過,到2027年才能造成,總長386公里。 


我們現在已經突破了4萬公里,再看看美國的高鐵,386公里,還在建設當中,要2027年才能使用。 


美國這一條高鐵是在休斯敦和達拉斯之間,原先的通勤時間需要4個小時,通車以后將變成90分鐘,時速設計才260公里/小時。


今天我們的高鐵,4萬公里當中有3.5萬公里是500公里/小時的時速設計,同志們,這是了不得的 


目前,我們的高鐵還在如火如荼的發展之中,未來,他還會帶來完全不一樣的經濟現象。


還記得10年、20年以前,幾乎每一年快臨近春節的時候,就有這樣的部隊回鄉探親,搞不清楚的還以為在參加摩托車比賽,那是巍然壯觀吶!今天這樣的現象正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當然,另外一種方向出現了。


給大家看一個案例。我們EMBA的同學,吳旭文同志,他今天因為疫情防控被攔在他的家鄉。


以前,我一直不知道這哥們在干什么,一會兒做不銹鋼的桶,一會兒做食品的機械,一會兒做爆爆珠,后來我搞明白了,他是在搞爆爆珠,就是我們現在奶茶里面的那個珍珠。


2020年的10月份,吳旭文返回了家鄉。我可以告訴大家,他當時是掉眼淚的,用16個大卡車把他的工廠搬到了鄉下。


這是很不容易的。為什么?很簡單,因為在杭州他可能活不過一年,搬回老家可能還能多活幾年,或許還能找到更好的機會。吳旭文毅然決然地返回了家鄉。


其實我告訴大家這并不可恥,這也不丟人,返鄉創業這兩年正在越來越火。


隨著高鐵、高速公路的全面開展,這樣的同志,我相信以后是越來越多的。用吳旭文的一句話來講:他鄉縱有當頭月,不及家鄉一盞燈啊!這是何等的家鄉情懷!


吳旭文跟我講了一句話,他說“看似逆行,實則順風。我只是來到了離終端消費者更近的地方。”


他回到鄉下干什么?


他做農村的奶茶店,叫“益昇家”。搞了大半年了,現在已開出了4家連鎖店。


這不容易啊!他跑出了一個商業模式的閉環。


這個思路或許是可行的。現在的城鎮青年,他們也需要像城里的孩子一樣,從小開始要喝奶茶。這或許是一個很好的創業趨勢,我們預祝吳旭文同學能夠旗開得勝!


我們再來看查理·芒格,令全世界的投資人都頂禮膜拜的英雄。他講了一句很好的話,他說“釣魚要去有魚的地方”。


這句話很樸素啊!我們很多人搞死搞活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很多人都在思考流量的問題,流量問題的底層邏輯不就是這一句話嗎!


我們講市場營銷戰略,講市場細分,講選擇目標市場,你得到有“魚”的地方啊!


查理·芒格在過去的20年中不斷加碼對中國企業的投資。他贏了,他賺的盆滿缽滿!


90多歲高齡,在美國參加相關會議的時候,他侃侃而談,“我的成功就是因為我到了有魚的地方去釣魚啊!”這個幽默顯示的是他的智慧。


所以,我們在座的每一個同志在做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一定要著重的思考:


我們的整個概念在哪里?


我們的企業該如何去定位?


檢查一下,問題出在哪?


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經歷了六波財富大浪。我們大家看看你在哪一波掙到錢了。


第一波是上世紀的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的個體戶、鄉鎮企業在那一個階段蓬勃發展。


到了第二波財富浪潮是上世紀90年代,“92派”的崛起推動了制造業的發展,我們現在有一批很牛的制造業都是誕生于那一波。經歷了30年的沉淀、打磨、改造、升級、乃至現在這個階段的數字化,這幫人成為了現在的國之砥柱、制造業的排頭兵和標桿所在。


第三波財富浪潮是在1998年以后,中國掀起了為期20年的地產大浪。那個時候買房子是零首付的,是3000塊一平方都嫌貴的時代。這個階段有很多人都發財了,包括我在內,這個階段太美妙了!


第四波財富浪潮是從2001年開始的,他的核心是入世了,我們入了WTO了。我們很多外貿業開始蓬勃發展,中國的企業開始出海,全世界開始看到中國的商品。這個時候有一批外貿業,連帶著生產制造業,開始生根發芽,開始鳥槍換炮,開始日子過得舒坦起來了。


第五波財富浪潮是2003年以后的互聯網浪潮。隨著淘寶、天貓、京東、微博、百度等一大波企業的發展,互聯網的浪潮開始掀起來,成為了第五波財富浪潮。


第六波財富浪潮是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而延伸出來的一批新的模式、新的產業、新的財富機會。我們現在正處在這一波財富浪潮。


這波財富浪潮,我覺得在之后的20年,將必然推動中國又一代的財富人物崛起和財富時代的到來。所以我們大家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相關的部分,一定要予以高度的重視。


技術的崇拜,在當下變得尤為重要。


一波、兩波、三波、四波、五波、六波,你在哪一波掙到錢了?


很多人說“我一波都沒掙到!”那我們得加油啊!


我們再來看看,你有沒有財富自由。


我們很多人都沒有財富自由啊!


《2021胡潤財富自由門檻》,我把門檻給大家報一下,看看我們在座的各位同學,你究竟在哪個段位。


入門級的財富自由的門檻,一線城市需要的財富基礎是1900萬,二線城市是1200萬,三線城市是600萬。今天聽完我的演講以后,可能有些人會從一線跑到三線去,因為他發現在一線沒有入圍,他說我死活也要入個圍,跑到三線,他覺得自己還有機會。


中級財富自由的門檻,直接飆升到6500萬,二線城市要4100萬,三線城市需要1500萬。我們在座的各位同學,我認為應該是需要在這個段位的。


沒有?那大家要努力啊!還需要繼續來聽我的課,這個很重要,聽別人的課可能就從一線到三線去了。


高級財富自由,這是我們要追逐的方向啊!一億九千萬,這是一線城市入門級的,二線城市是一億兩千萬,三線城市要6900萬。所以說有些時候,你在義烏過得好端端的,你在嘉興過得好端端的,不要動不動就沖到杭州來,有些時候你會降級的,你不來不知道,來了你就知道了,我們杭州跑下去是降維打擊,你跑上來就不一定了。


國際級財富自由門檻,三億五千萬人民幣,5千萬美金,這是我要追求的目標。


回頭來講,我們每一個人都在追求財富的道路當中。


中國擁有600萬凈資產富裕家庭數量,已經突破500萬戶。


很多人說,500萬戶,才這么一點點?因為凈資產是要去掉房貸的,要去掉負債的,你能夠馬上變成現金的才叫凈資產。不是說有套房值3000萬,如果房貸2800萬,這要扣掉的,這套房子只能算200萬。


這500萬戶,是富裕家庭。


再往上走凈資產達到1000萬,就到了高凈資產家庭。


再往上走,達到1個億的凈資產,你就到了超高凈資產家庭。


再高一點就3000萬美金了,就到了國際超高凈資產家庭。


我們中國有多少國際超高凈資產家庭?只有86000戶。哪怕是一個億的家庭凈資產的,也只有13萬。高凈值1000萬段位的我們只有202萬。


所以說,中國人的財富空間是很大的。


當然,我們要小心兩極分化。


我們看引以為戒的現象總是如影而隨的。


美國最富有的1%的人,掌控了43.27萬億美金的財富。200多萬億人民幣啊!是美國最底層的50%的人的財富加在一起的14.3倍!這種兩級分化是多么的嚴重!


如果我們今天的中國還在主張過往的共同富裕,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最后達成的程度是一模一樣的。少部分人,甚至是極少部分人掌控了極大部分的財富。這是我們要警惕的!


美國人雖然有錢,但比起另一個國家的人來說,還不算是有錢的。在津巴布韋,人人都是億萬富翁。


津巴布韋的通貨膨脹率一度高達1000%以上。美國現在通貨膨脹率已經創下40年新高,才只有6.8%,中國的通貨膨脹率每年都在203%之間。


我給你看一張他們的錢,這一張錢金額多大?


一張錢是100萬億。相當于我們多少錢?一毛!


隨便拿一張出來就是一百萬億啊,他講一個億都丟人。


一個億你能買什么東西?一顆餛飩都買不到!


津巴布韋這個國家,是非洲的一個國家,其實他的整個基礎是不差的,工業基礎也可以,糧食也能自產自銷。2002年搞了一個土改把它搞壞了,通貨膨脹率就開始居高不下。


到了09年以后又做了調整,把原先的貨幣都取消掉了。因為這沒辦法,每個人稍微買幾個包子,都要推著推車出去,你說這怎么買東西,每個人都要開輛卡車出去,實在沒法過日子了。


錢已經印到100萬億一張了,搞不清的人還以為是冥幣。


這卻是真實存在的現代貨幣。


所以我說句實在話,通貨膨脹是2022年我們大家要小心的。


埃隆·馬斯克也預測說:2022年春天或者秋天,是要發生經濟衰退危機的。


你不要小看埃隆·馬斯克這個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現在的通貨本上,全球的整個經濟壓力是顯而易見的。


疫情的情況還是蠻糟糕的,美國現在是一天添100萬了。我女兒本來是8月12號飛美國的,因為美國一天變十來萬了,就沒去了。現在準備1月14號飛過去,變100萬了!這怎么飛呀!我又不能跟女兒講不去,因為我擔心她這次不去,下一次想去變就1000萬了!我現在安慰她,美國其實很多人都得了新冠,他們的基本論調就是“反正遲早都要得的,還不如早點得”。這有點那種早死早投胎的感覺。我女兒也講,他們班上同學好幾個得了,一點事都沒有,該吃吃該喝喝,前兩天還去參加了音樂會。所以我倒覺得說我也不勸了,去吧,去吧。


再來看看這個通貨膨脹。


我們看看這些數據就知道,我們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


1918年的1萬塊錢,他的購買力相當于現在的1447萬,你看那個時候的錢是多么的值錢。


哪怕是到了1988年的1萬塊錢,也相當于現在的166萬,那個時候我已經在讀初中了。


1998年的1萬塊錢,相當于現在的16萬,也還不錯。


哪怕到了2013年的1萬塊錢,到現在也有1萬5千塊錢。


但是,我要提醒在座的各位,今天的1萬塊錢,再過個十年,到2031年,他只值5216塊錢!


所以現在我們要怎么辦?花錢,你馬上交學費。


因為錢在貶值當中,我們未來的核心概念就是要盡快消費。請大家注意,錢不要放在手上。“放上一陣子再消費”,這個思路錯了。


今天拿到就今天花光,其實是最值錢的啊!多用負債、刷信用卡,這種玩法其實美國人老早就這么干了,已經干了20年了。可能未來的中國一代,也是往這個方向走的。


當然,在這樣的現象面前,我們仍然要注意一個沉淀、一個底層。


這個底層是什么?必須實現高質量發展!


人民日報整版報道過的,必須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我覺得我們今天在座的每一個同學都要思考這個問題。


如何理解這個高質量發展?


我覺得是新發展的理念,創新的、協調的、綠色的、開放的、共享的理念。


我們怎么來支撐高質量發展?


我覺得這個很重要,但是很多的時候現狀是殘酷的。我們經過了大量的調研發現,中小企業現階段最突出的問題在于:


團隊這個維度,最突出的問題是招人太難、人才復制難、執行力差、借口多。


站在產品這個維度,最大的考驗是什么?是同質化很嚴重。我做的產品、你做的產品、大家做的產品都一個樣,這個時候就風險很大了。有你沒你無所謂啊!


第三個維度是客戶這個維度,大家都在感嘆流量太少,流量太貴,互聯網一個流量動不動要六、七百塊錢。


第四個維度叫營銷的維度。很多老板感嘆的情況是什么?線上的運營不會。這里請注意,運營。


第五個方面是資金的維度。大量的企業財務不完善,現在已經是2022年的1月份了,很多企業2020年掙多少錢到現在都沒算出來,財務不完善啊!


缺錢,就死活缺錢。尤其是2021年,很多老板最大的感受就是嚴重缺錢,不是缺錢,而是嚴重缺錢。


老板這個角度,最大的考驗和挑戰是什么?是帶不動團隊。看到其他企業一個個的自驅、自動、自發……但是他的企業,撥一撥都動不了。


那在如此尷尬之下,我們在思考,我們的企業該如何進行高質量發展?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我梳理了一下,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高質量發展主要有四個維度:


第一個維度就是你必須要擁有一流的核心能力。


現在國家對于企業的號角,主要集中在專精特新,這就要求你是專業的、你是精細化的、你是獨特的、你是很新穎的。尤其針對生產制造企業的專精特新,國家在這一塊的培育,是往小巨人的方向,往隱形冠軍的方向在推動,不遺余力地在培育和打造。我希望大家從今天開始,把微笑曲線定義到縱向坐標是價值,而不是附加值,然后再去思考問題。


這里,我一定要給大家一個提醒,就是我們誤解了30年的微笑曲線,讓很多人背離了生產制造的道路。


1992年的時候,宏基的老大施正榮寫了一本書叫《再造宏基》。那個時候,他就把這個微笑曲線就說出來了,然后,于是乎,整個學術界、企業界的很多老板就開始誤會了。


原先所理解的這個微笑曲線是左邊的,我們所認為的微笑曲線,創意設計在左邊,右邊是渠道銷售,中間是生產制造。


什么概念呢?生產制造最苦逼!創意設計掙錢!渠道營銷掙錢!生產制造不掙錢,這就是傳統的、一個被大家所誤解的微笑曲線。


于是讓很多的企業拋開了生產制造,往兩端發展,形成所謂的微笑曲線的兩端。


而我要告訴大家,這個觀點是很嚴重的誤區。其實這個縱向的坐標,在傳統的微笑曲線當中不叫價值,而是附加值。從附加值的角度來說,生產制造是最低的,創意設計和渠道銷售的附加值高。


所以實際的微笑曲線是怎么樣的?是右邊的這一張圖。我希望大家從今天開始,把微笑曲線定義到縱向坐標是價值,而不是附加值,然后再去思考問題。


你要有長期的視角,你要有綜合的視角,你會發現:其實生產制造還是非常好的行業。


生產制造一旦站穩腳跟,他所帶來的邊際效益、累積價值是另外兩端遠遠不能媲美的。


我們很多人嚴重低估了生產制造所帶來的累積性價值,我覺得這一點非常關鍵。


我也希望我們做實業的同志和同學,要繼續堅定生產制造事業利國的這條道路。


在未來20年、30年,這條道路仍然是一條非常吃香的道路。隨著疫情的發展,隨著全球化趨勢的蔓延,中國制造,還會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這就是未來的一個基本方向。


我們要防止平臺經濟擠壓專精特新。


薇婭為什么要打擊?因為一年幾百個億,憑什么?


生產制造那么辛苦,有些時候回頭一算都沒有她掙得那么多,這個時候你覺得公平嗎?


掙那么多,還偷稅漏稅,你說這公平嗎?


所以,我們現在要防止這些平臺經濟過多的來擠壓專精特新。


天貓也好,淘寶也好,你看最近整個股價在往下,為什么?因為對于平臺經濟,國家在公平面前,是一定要伸手的,一定要進行相關的控制的。防止這些平臺經濟利用流量來控制生產制造企業,這也是我們要小心的一個方向。


現在,大部分利潤被平臺企業給掠奪走了。


請注意我用的一個詞叫:掠奪。他超越了他的常規利潤,他超越了他該有的利潤獲取,那叫掠奪。那是不應該的。


在整個未來發展的過程當中,這種公平性的建設,我相信會到一個更高的高度。


我們再回頭看這個專精特新,


第一,一流的核心能力。


第二,用好產品、好服務,塑造好品牌;有沒有好的品牌?是我們高質量發展的第二步。


第三步是擁有先進的管理體系,有一個好的組織。


第四點也很重要,注重高質量發展的企業,他一定是在追求持續創新的,尤其是科技創新,保持好的動能。我們習大大一在講動能轉換,百年未有,他就要告訴我們,我們一定要持續地、堅定不移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概念。


現在民營企業要高質量發展是有比較嚴重的缺陷的,往往在科技創新的維度上還是比較弱的。


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這個人現在已經是全球的楷模了,埃隆·馬斯克。


毫無疑問,他也是我的一個榜樣,我已經現在是變成他的粉絲了。這個埃隆·馬斯克太牛逼了,我覺得這樣的榜樣是超越國界的。


他現在總共有9家企業。你看看多么良心啊!馬云的企業就是太多了,幾千家,你搞什么飛機啊!人家多么專注,就9家,而且,這9家哪一個拿出來都很牛。


第一家,特斯拉。是在他九家公司當中最沒有技術含量的一家公司。大家都知道特斯拉的牛逼之處,但是對他來講是最不牛逼的。


第二家企業叫Space X。把火箭搞上去又搞回來的,未來太空探索,估計就主要靠這個人了。


第三個公司叫Solar City。是一家綠色能源公司,他的定位是要超越愛迪生的一家公司。


第四家公司叫Star Link,要往地球近空打42,000顆衛星,形成一個繞全球的近空互聯網,我們稱之為叫天空互聯網。


第五家公司Neuralink,這家公司厲害,前年就搞了一個芯片放到一頭豬身上,跟豬進行了藍牙連接,讓這個豬聽話地前進一步,后退一步。


去年,他又研發了一個芯片,這次跟我們更接近了,這個動物是猴子,他往一個9歲的猴子身體里面植入了一個芯片,讓這個猴子開始打乒乓球。


我滴個乖乖!我看了那3分28秒的視頻,我眼淚都掉出來了!


我可以告訴大家,未來我的腦子里可能也要搞芯片進去。整個大不列顛也好、維基百科也好,全部裝進去,講課就自由發揮了。


第六家公司叫Model π手機。這是他的粉絲給他注冊的公司。我是蘋果的粉絲,但如果他的手機出來我是肯定要買的,否則作為粉絲是不合格的。這個天空手機,未來,可能是個元宇宙的終端設備。你不要小看埃隆·馬斯克,要么不出手,一出手是很嚇人的。


第七家公司Hyperloop。就是比我們高鐵還要高鐵,從北京到紐約只需要2個小時,造價只要1/10,從北京到深圳半個小時,票價10美金。未來,肯定在全球都賺翻了。


第八家公司叫Boring Company。這個是連接機場到市中心的快速通道,三、五分鐘就直接到機場。


第九家公司叫Open Ai。他是個 AI 的智能的平臺。


總共9家公司,你看特斯拉是最沒有技術含量的。但是特斯拉已經讓我們頂禮膜拜了,這就是他的牛逼之處啊!


什么叫科技創新?這叫科技創新!


當然,后來這個馬云也做的不錯,達摩院。


現在小米也提出要投入1000個億搞研發。


我希望我們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夠像華為一樣,每年都堅持拿營業額的15%出來,來做研發,來做技術的投入。


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尤其是前面有些已經掙到錢的中國企業,開始干這個事情,科技創新。


站在我們中小企業的角度來講,我覺得也是有必要來思考的。


別再像新能源汽車這個超級賽道,我們的機會不多了,這是屬于高手在博弈的。2021年的1-11月,你看我們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銷售都已經過了250萬。比亞迪是第一名,大概59萬輛。小鵬、蔚來、理想,基本上在9萬輛。


未來,我們看他整個發展的軌跡是怎么樣的。


到2025年,中國整個電動車的銷量,預測將會達到493萬輛。這個是很厲害的,將近500萬輛,這個產業規模是相當大的。新能源汽車未來這個賽道是個大賽道。


但說句實在話,大眾參與的機會不多。他已經變成了重資本介入的行業。我們不會花太多的時間來談這個問題。


這張是從這個互聯網挖來的,2021年,很多行業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裝修與園林倒退了30%。我們這一次會議的贊助方,中博裝飾沒有這么慘,中博做的還可以大致持平。


你看養豬、養雞行業,那個糟糕啊!


我們有一個同學,吃飽了沒事干,前年開始養豬,養了600頭豬,壓力很大,豬在那里,你看著它長大又弄不出去。那一天晚上12點半,我發了一個朋友圈說,“你看我對面的這個辦公室里還在直播帶貨。”他馬上給我回了一句,“我還在接生,給豬接生。”


我說,你這個老板真的不容易啊!每天要給十來頭豬接生,你想想看,接生出來就得吃,就得喝,每天都要消耗他的資本,每天都要虧錢。


但我相信接下來可能也會有所改變的。


餐飲和酒店也很慘,商場和超市也不太好,旅游和景區幾乎都能“上吊”了!


航空與機場,教育培訓深不可測,沒法測。去年12月的時候我覺得春天來了,這個疫情大概要過去了。12月啊,我們就主要靠12月吃飯的,結果疫情又來了!


哎呀!那真的是欲哭無淚!要不是我家底厚啊……


但是,我想,勇敢的堅持,總比現在的茍且,或者茍且的躺平要強大很多。我覺得還是要繼續往前走,這才是我們面對這個時代最好的姿勢吧!


我們再來看有很多好的變化。


2019年到2020年,中國的線上和線下的消費品零售的變化趨勢。注意這是消費品零售,不是零售總額的概念。


在整個消費領品零售的過程當中,我們發現一個規律,這個規律其實不用我來講大家都知道,就是線下的占比越來越小,而線上的占比越來越高了。街邊上的門店鋪也很糟糕,門面非常凄慘。


在抖音里面,我就刷到這種段子說,“現在守店比守寡還難!”你說守寡還有幾個人來勾搭,守店連個鬼都沒有!就很頭疼。


當然,我們仍然看到了這兩年有個很大的變化趨勢。那就是,直播帶貨。


直播帶貨這個風口非常的巨大。


我們的同學啊,柳茂科同學也在現場,我們給他掌聲鼓勵一下啊!


他是2020年的5月開始在抖音直播帶貨的。請注意這個時間點是2020年的5月,2020年5月之前在干嘛?基本上不太成功。反正用我的話來講,基本上就是灰頭土臉。


但是2020年5月以后,這個趨勢就被他打對了,還是那句話“永遠不要跟趨勢做對!”


我說,是什么讓你做的如此的成功?


他說,踩對了趨勢,用對了主播。你看看這個話說的多好。踩對了趨勢,直播帶貨的這個風口如火如荼的發展,他把這個趨勢給踩對了。


我問,今年做了多少?


他說,今年比去年漲了5倍。


我說,你當場直播現在最高已經破了多少?


他說,你就說一個2500萬吧。你想想,2500萬,幾個小時搞完了!這就是今天這個時代的美妙之處。


現在我也是他的粉絲。前面這個女同志叫浩哥,1998年的,才1米58的個子,95斤的體重。有些時候,我就在鏡頭前面一看看兩三個小時,看到她一會兒走到后面,一會兒走到前面,那個精氣神真的好!她春風滿面!激情四射!我看得出來,那絕對不是只看在錢的份上,真的是滿腔熱情。這種年輕的孩子們真的不得了。


前段時間我跟唐妮做了一個深刻的對話。


我說,你看人家這么好。


她回了我一句,差點讓我死給她看,她說,賽道不對。


哎呦,我氣死!這時候,她還不反思。


不過,說賽道,其實在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有些是老賽道,有些是新賽道。以前來講,在老賽道上就能掙錢的企業比例是很多的,但是今天這個時代可能有很大的改變,到現在,我們發現老賽道和新賽道上,企業大概是差不多了。


有些人還在老賽道上,有些人已經到了新的賽道上。


已經到了新賽道上的企業,并不見得一下子就已經活色生香了。


還在老賽道上的企業,也不見得一下子就一敗涂地了。


但是,正在分化。


我們再往前看,老賽道上的企業,在未來的角度而言,終將會越來越少。


終將會告訴我們一個不爭的結論:老賽道上的企業將會逐漸的淡出歷史的舞臺,消磨在歷史的塵埃當中。


我希望我們的企業家們,我們的同學們,能夠真正地步入新的賽道,用科技創新,用數據化賦能去推動我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再來看電商。


以前是賣貨電商占了大片的比例,品牌電商偏居一角。 


今天再來看整個電商,賣貨電商和品牌電商雙分天下。


但是,我們要給到大家未來的規律和方向。


一定是品牌電商大行其道。只有少量的賣貨電商能夠繼續存在,這是未來的電商行業的發展趨勢。


平臺也在分化。


賣貨電商,未來會越來越集中在快手、抖音、拼多多這樣的平臺。


而像天貓、京東和小紅書這樣的平臺,將會集中越來越高質量的品牌電商。


淘寶會在相當一個時間段內處在中間搖擺的位置,未來也是會傾向性發展的。


我們要思索,如果我們今天是做電商的,


我的定位是什么?


我在哪里?


我的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么?


才能奠定我們現在的發展軌道的問題。


我們再來舉個例子。


比如說李佳琦。李佳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折扣百貨,他是典型的渠道商。


李子柒不一樣,李子柒是內容電商,是往品牌商的發展方向的,她擁有很強的內容能力。


所以我們從這個角度上來給大家來提醒:


每一家都有每一家的定位。


我再問大家一個問題:


全球香水賣的最好的是哪一家?


是迪奧嗎?是香奈兒嗎?是愛馬仕嗎?


都不是的。


全球香水賣的最好的是名創優品!


你知道名創優品一天能賣幾瓶香水嗎?10萬瓶香水。


這一個渠道商,典型的折扣百貨。折扣百貨的特點就是價格低、性價比高。一瓶香水,在名創優品的平均價格是37塊錢。這個價格多低!所以他的市場量就非常的巨大。


了解這兩個之間的差異之后,再來對于我們自身進行定位。


從平臺電商的角度來講,他是一種公域電商。


有另外一個比較時髦的詞匯叫私域電商,我們也叫社交電商。


從公域電商到私域電商,從平臺電商到社交電商,這兩個維度的定位是不一樣的。


公域電商你是要去搶平臺流量的,你要想方設法在運營能力上有競爭力的 


而私域電商呢,他的核心在于經營 IP的流量,他非常注重內容,圖文、視頻……這種內容的設計變得非常重要。


所以我們在整個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們必須對自己做好定位,我們才能夠更好的發展。


我們也發現了一個趨勢,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做全域電商。既有公域電商的經營團隊,也有私域電商的經營團隊的。我們講到新經濟過程當中,脫不開元宇宙這個觀點。我也發現包括前幾位演講的同志也都提到了元宇宙。


2021年絕對是元宇宙的元年,在座的每一個同志,我們對元宇宙必須要有清晰的認識,所以我決定還是要用十張 ppt來給大家交代一下,認真地剖析一下,理解一下什么才是元宇宙。


我們首先來講一下宇宙。


這就是宇宙,一百三十八億年前誕生。你看看這個宇宙,我們在哪里?


這個宇宙中間有一條白色的亮亮的線,從左邊往右1/3那個位置,你仔細盯著他看,因為你就在那里。


那是銀河系,宇宙有2000億個銀河系,注意不是2000個是2000億個銀河系,一個銀河系有將近2000億個太陽系。而在太陽系里面,我們地球站的位置不到0.05%,宇宙是如此的浩渺,這就是宇宙。


我們對宇宙有認知以后,再來看元宇宙,就知道了元宇宙是多么的巨大。 


大家有時間可以買來這一本書,這本書叫《海奧華預言》,書中說宇宙文明共有9級,地球現在才0.7級,我們地球到1級大概還需要幾百年,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控制氣候,我們可以掌控地球。


我們現在做不到,我們只有0.7級的文明。


最高級,也就是第九級的星球只有三個。海奧華是其中一個。


《海奧華預言》的主人公有一天被第9級宇宙文明的一個哥們給帶走了,這哥們叫把他帶到了第九級宇宙文明的星球,在這個宇宙飛行的過程當中,他驚訝了,那是一個人造的行星帶啊!人都是散發出淡淡的金色的光芒,每個人都很年輕,在那一個星球上,早已經解決人類抗衰老的問題了,他們可以任意的穿梭與平行宇宙,他被帶著這個見了他們的長老,長老又給他講解了人類的由來……這本書看完以后我哭了一天!太牛逼了!


最重要的是,在九級文明當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根本不是語言,而是精神能力。


九級文明的劃分的核心就是精神能力的劃分。文明的高度并不在于科技的進化,而在于精神世界的修行。


所以要修仙吶!我看完那本書以后,我就在 B站注冊了一個我的身份,叫“修仙者聯盟創始人”,用的 qq 名都是天外飛仙,都是看完這一本書的后遺癥。


自從工業革命以后,現代化進程飛快,物質一直在發展與膨脹,精神文明卻越來越貧瘠,地球人被金錢所奴役,忽視了精神的力量,這樣下去,地球終究會偏離正確的軌道,無法升級到更高的更高等級的星球,永遠只能治宇宙中最低級的存在,如果地球人還執迷不悟,最終只會滅亡。


對精神的追求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希望我們EMBA的同學從今天開始一定要認真的修行,尤其是精神。


這哥們叫史蒂芬森。全球范圍內著名的科幻作家。


他在1992年出了一本書,這一本書叫《雪崩》。


當中記錄了一個神奇的空間,叫賽博空間,就是講元宇宙的空間。這本書也是值得大家去看的。


他記錄了一個主人公,在現實當中是一個快遞員,但是在元宇宙在賽博空間里面,他是一個超級的殺手,他是一個超級牛逼的人,這就是在平行世界當中,他的巨大的差異所在。


我們來看什么是元宇宙?


是一個平行于物理世界的虛擬數字世界。通過VR的新一代硬件設備,用戶可以登陸進入元宇宙的世界,在元宇宙世界當中來建立自己的數字形象,并且沉浸式的在數字世界當中生產、生活、或者消費,而游戲、區塊鏈、邊緣計算等都可能成為元宇宙的入口。


在元宇宙里面,你可能會有另外一個化身,元宇宙可能是幾個虛擬的世界,你也就有 n個化身,那你可以自由的穿梭在平行宇宙當中。


那這個世界里面掙的錢,能不能夠弄到現實世界當中來花呢?


也是可以的。按照相關的比例進行換算就好了。


這個厲害啊!


所以元宇宙我們必須要認真對待了。


因為,極有可能,未來如果你不懂元宇宙,你在現實世界、物理世界,你一個人在那里用兩個腰子在那掙錢,人家有8個、50個分身在不同的平行世界,在那里掙錢,掙了錢到物理世界這個肉體世界來花。這個才是牛逼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搞清楚這個概念。


前兩天,韓國著名的游戲企業還正式宣布,今年下半年開始,這個公司旗下2500人要入駐到元宇宙里面去上班,他在聯合一些行業的頭部企業共同來打造一個元宇宙的都市。


講元宇宙,給大家講兩個單詞。


第一個單詞叫DAO。


他是一種自組織,顯著的自組織的概念,分散的,自驅的。一個非常顯著的分布式的自組織的形態。


這個DAO是在未來的元宇宙當中一種普遍的存在。會有各種各樣的DAO的形式存在的。


著名的經濟學家朱家明同志有一句話,他說,“在所有的改變當中,最重要的改變是對公司的挑戰,對工廠的挑戰,對傳統經濟組織模式的挑戰。”


DAO就是去中心化的,分散的,自組織的形態,就是未來。


DAO代表的是一個非中心化的、自治性的組織。


其形體是完全不能忽視的系統。


而DAO的存在有三個基本要素:


第一個要素是具有共識性的組織目標與文化。


第二個要素是有一套規則體系。而且這一套規則體系是至于區塊鏈的底層配置至上的。


第三個是能夠讓所有的參與者都有一套利益關聯。


第二個很重要的元宇宙的詞匯就是NFT。


我們在座的同志,有在元宇宙里面買過 NFT嗎?我相信在座幾乎是沒有人買過這個NFT。


NFT就是一種非同質化的代替。在元宇宙的世界里面,現在每天都在發行NFT。2021年整個NFT 的市場已經高達200億美金了。


就前兩天,周杰倫借助一個元宇宙平臺發行了他的一個 NFT產品,一個熊。他發行了1萬個,每一個是0.26以太幣,相當于折合人民幣大概6200塊錢。40分鐘全部搶光了。40分鐘,6200萬到手了。


你買到了這個熊,你可以利用這個熊的形象來做 ip ,你可以用在產品上……授權給你終身使用。這就是NFT的這樣一個概念。


HareDAO,是一個野兔星球。


一個互聯元宇宙的社交游戲。他也一樣,他馬上要開賣了。他是在元宇宙的平臺當中賣1萬只野兔,每一只野兔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只野兔都是人工智能的代碼合成的。你買了一只野兔,你可以用這只野兔拿來做線下延伸使用。


元宇宙到延伸到了我們現實物理世界的融合打通。


很多人還沒有了解元宇宙,但實際上元宇宙已經撲面而來。要認真的對待虛擬的世界。


這個女同志,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經認識了。


這個人叫阿喜。是動圖宇宙下面的一個虛擬 ip。他已經收到了很多的代理代言費了,雅迪請他做了新品的推薦官,鐘薛高,做雪糕的,請他代言做新品推薦官、體驗官。


還記得前兩天的新聞嗎?萬科的新聞,萬科年度最佳優秀新員工竟然頒發給了一個虛擬人。因為他的工作效率遠遠高于現實中的人類。虛擬人正在發揮越來越神奇的作用。


在圣誕節的那一天,韓國也發生了轟動事件,有一個女孩子直播帶貨,整個韓國幾千萬人圍觀,這個女孩子叫露西,虛擬的直播帶貨專員。


虛擬的人有什么好處?


他兩個腰子不會酸。你叫他一個人直播,連續直播十天,一點事都不會有。他不會跟你鬧情緒。他不會跟你威脅要離職。他不會跟你弄個緋聞、出個軌、劈個腿。但是他像活的一樣存在。直到有一天,你就會突然發現,他好像就是活的!那個時代已經撲面而來。像阿喜這樣的虛擬人,在未來的世界當中會無處不在。


未來我們每一個人,我們在哪里都會戴著一副眼鏡,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虛擬人從你的身邊穿梭而過。你看這個世界,你把它理解成暗物質就好。像我們坐在這里一個小時,我們有幾噸的暗物質正在穿身而過。你知道嗎?你不知道!未來的所有虛擬人就像如此的暗物質一樣,穿身而過,你根本不知道。但是你戴上眼鏡,打開入口,他就在你的身邊。這就是一個嶄新的虛擬世界。


所以我說,從2021年開始,虛擬人虛擬經濟、虛擬資產將會變成一個十分龐大的賽道。我們在座的各位同學,如果你在這個部分去創業,我認為現在的時間點是不錯的啊!


我們也看到了這個百度希壤,在座有下載了進去跑過步的舉手給我看一下。


一個都沒有啊?


我們這些同學怎么聽我課呢。


希壤都已經出來了一個月了,你竟然還沒進去過。這很不應該了。


我已經進去了很多次了。就在里面跑跑,跑到東,跑到西也沒撈到什么好處。


盡管現在雖然還很幼稚,但是我告訴你就是這樣的。元宇宙空間一個又一個的出來了。


現在騰訊就在逼大招,先讓百度跑兩圈。


但未來元宇宙的世界,騰訊絕對不可忽視。


騰訊一經拿出,他就馬上就能占領我們。


中國元宇宙的世界,我對騰訊還是高度期盼!


人類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向外,通往星辰大海。這條路,埃隆·馬斯克已經正在前進。另外一條是向內,通往虛擬現實。這一條路就是元宇宙。


我相信,有元宇宙的地球文明必然會不簡單啊!


腦機接口的技術。你自己裝個芯片,他的腦子里也裝個芯片,兩個人交流再也不需要語言了,直接用意念交流。那很多人說這里挖個洞,把一個像一塊硬幣的這個芯片裝進去痛不痛苦?請大家放心,完全不痛苦。我盡管沒有體驗過,但是我了解過,他全是機器微創操作。啪!打進去了,然后再也拿不出來了。那個世界很美妙!我是一定要第一批打的,這個世界我已經急不可待!


02


開放的底層邏輯


我們來看第二個部分的內容,叫做開放的底層邏輯。


開放一定是存在底層邏輯的。這個部分會比較晦澀,他的相關內容會比較拗口,但是這一塊的邏輯很重要。


我們講開放的力量,就是要告訴你,我們必須開放!不得不開放!


開放必然意味著更大的包容多樣性,去邊界和去中心化這樣的一些基本邏輯,但是實際上來講是不簡單的。


我們來看有一本書。


諾瓦克、羅杰·海菲爾德,這兩個人在這本書當中講了這樣一句話。


這本書叫《超級合作者》,道出了人類的自私性,他說人類是自私的,我們是相互掠奪資源的生物,我們以自我為中心,我們唯利是圖,我們陶醉在自己的成功中,我們誰都想爭第一,我們身上的每一根骨頭,都只受自我利益的驅動。


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很重要的潛臺詞,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是不容易的。


牛津大學進化研究所的副所長叫彼得?圖爾欽,他寫了一本書叫《超級社會》。


副標題就是“一萬年來人類的競爭與合作之路”。


在這本書當中,彼得?圖爾欽很重要的觀點是“合作實際上是難以實現的,而且一旦實現,也非常難以持續。”


為什么這個所長會有這樣的一方論調?他是基于對人性的思索。對人性自我性的思索。


如果大家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我相信這種開放這種連接就會非常艱難。


還記得我們在整個物理學發展過程當中的一個顯著人物嗎?


這個人叫做魯道夫·尤利烏斯·埃馬努埃爾·克勞修斯。


他在1865年推出的熱力學第二定律,熵增,entropy。


1865年之后的100年,整個東西方的自然科學界是一片黑暗的,因為無法證明這個 entropy是錯的。這個就很糟糕了。


因為這個熵的不可避免性,他會帶來災難。


熵增的原理在提示我們,宇宙中孤立系統的熵,會自動的不斷的增加,而不會減少。從小小一個房間,到大大一個宇宙,如果沒有外界能量的輸入,孤立的系統會越來越混亂,從有序自動走向無序,直到達到最平衡的一種最混亂的平衡態,這就是熵增原理。


一個人、一個公司、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地球,都是一個系統。這個系統當中的混亂度是會不斷增加的,他的污染是日漸積累的。


人類是不是一樣?人為什么壽命現在只有做區區80多年?是因為我們隨著歲月的累積,我們內在的污染是在不斷的增加,增加到最大的那一刻你就會發現,死亡。


這就是熵增的不可逆轉性。


生物作為宇宙的一部分,其自身的熵也在不斷的增加。正是熵增,讓生物體一步一步的從有序帶向熵值最大的混亂狀態,就是滅亡。


地球也是一樣,也會走向滅亡,就這個道理。


所以,熵增被稱之為最讓人沮喪的定理。他不僅預示了宇宙最終將會歸于塵埃,生命終將消失,從小的方面來講,他也左右著國家和企業的發展規律讓組織變得臃腫、缺乏效率、缺乏創新,影響個人的方方面面,也讓我們不斷的安于懶散、難以堅持、難以自律,所以每個人都在面臨熵增的考驗,這個熵增會帶領我們走向滅亡,所以整個自然科學你會發現,從1865年開始到1970年代這一百多年是比較黑暗的,自然科學界的大家是很愁的。


任正非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我們一定要避免封閉的系統,我們一定要建立一個開放的體系,特別是硬件體系更要開放。”


不開放就死亡,被整個華為內部高度重視。


如何開放,開放,更開放?說的就這個問題。


華為每年淘汰干部10%,淘汰員工5%,每年18萬人中要淘汰5000-9000人,來激活這個團隊。華為在干什么?任正非在干什么?他意圖來對熵進行對抗。


熵增給大家的結論是什么?


“內卷是必然,躺平不應該。”


各行各業,其實內卷是必然態,但是內卷就是一種非常惡劣的競爭,是沒有新增價值的競爭,這種狀態各行各業,各個國家,各個企業都會存在,但是躺平就很不應該,躺平是一種放棄,躺平是一種懈怠,躺平是在熵增面前的無所適從。


那應該怎么辦呢?


一個非常牛逼的人物這個時候就誕生了,這個人叫伊里亞·普里高津,1977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他推出了一個結論,這個結論叫耗散結構理論。


一個系統當中的污染是在與日俱增的,但是如果我們每天或者經常做一些耗散,這些污染也是會重新會被消融。


這個理論太偉大了!你想想好像很簡單呢,他做了封閉的科學閉環,以此來論證我們如何來消弭他已經存在的污染狀態,他把企業把組織,把系統做成一個耗散結構的組織形態。


一個耗散結構的組織形態,他對內是不斷的打破平衡,打破既有體系的平衡,調整、激勵、做考核,甚至做員工的末位淘汰。他的目的只有一個,不斷的打破平衡,就像我們的地球一樣,春、夏、秋、冬,動不動會有個海嘯、山崩地裂。


對內,就是要打破平衡。對外,我們要去邊界、要開放、要連接。要持續同外界保持能量與物質的交流,我們要不斷的跟外面進行協同。最終達成內外協同、互相賦能、共同進化。這就是一個耗散結構。


這樣的企業才能開放,這樣的企業你才能活得久遠。


所以我們今天必須要從底層的邏輯上來思考這個問題。我們的企業應該怎么辦?


地球的大氣構成了一個超級的生物體,我們把這個超級的生物體稱之為蓋亞。


蓋亞,這個概念是由著名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他提出來的。叫蓋亞假說。


他把地球形容成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在這個系統當中我們該怎么辦的問題,也是一個對內要打破平衡,對外要協作要開放,進行能量的交流,如果我們不進行能量的交流,就意味著蓋亞也會最后走向滅亡,這是他的一個基本假設。


2021年10 月 5 日,20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對我們理解復雜系統的開創性貢獻”。


企業是一個復雜系統,人是一個復雜系統,國家是一個復雜系統,地球是一個復雜系統,蓋亞更是一個復雜系統,那我們怎么來理解這個復雜系統,對于我們來引領、來推動、來打造開放的力量是有幫助的。


這三個人是202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為什么去年把諾貝爾獎給他們?為什么去年碳中和的討論這么熱烈?我們必須要去思考這個問題。


是因為真鍋淑郎展示了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增加如何導致地球表面溫度升高,正因為他驗證了必然性,所以我們要堅定不移的做雙碳經濟的發展。


是因為克勞斯·哈塞爾曼創建了一個將天氣和氣候聯系在一起的模型,從而回答了為什么盡管天氣多變而混沌,氣候模型卻仍然可靠的問題。


是因為喬治·帕里西在無序的復雜材料中發現了隱藏的模式。


大自然中的有序與無序其實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當你從不同的尺度去看一個復雜系統,它既可能從大量的無序中產生有序,又可以從大量的有序中,產生出混沌現象。


我越來越多地跟大家講系統這個概念,就是說我們在做決策、下結論的時候,不要站在一個片面的點上去思考,而是要站在一個更大的范圍里去思考。


但是,越大的層面,代表我們對系統的理解要越深刻。


1980年代后半期,人工智能之父就出來了。


這個人叫朗頓,30年前人家就說人工生命,我們今天一點都不稀奇,但是在30年前這件事情是很偉大的,這哥們推出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復雜。


所謂的復雜就是位于混沌的邊緣,我們的大腦,正是因為可以平衡在秩序和邊緣的狀態才能夠才思敏捷。


全球頻發的極端天氣也許正是因為全球氣候系統,為了讓自己重新回歸到混沌邊緣的狀態才出現的。


人類組織正是很好地平衡了創新(混沌)與管理(秩序)這兩種力量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人類組織更好的平衡創新與管理這兩種力量,才能讓企業得到健康的發展,所以他是兩手抓,一手抓創新,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秩序,一手去推動無序,這兩者的邊緣其實是最具有創新力的地方。


我讀了這個凱文凱勒的書以后,我最喜歡的詞是涌現。我在很多的課當中不止一次的表達涌現這個詞


你就努力、努力、再努力努力吧!美好的他就會涌現出來!這就是涌現。


你認真的去做,最后的那個結果是涌現出來的,那句話說的那么好,叫“菩薩為因,凡夫為果”,菩薩在意的是過程,因為過程做到極致以后,那個結果是自然而然涌現出來的,這大概就是涌現這個詞的美好所在吧!


1923年,摩根寫了一本書叫《涌現式的進化》,他就講了那個神奇的時刻,量變到質變的時刻,涌現表達的不是一種簡單的因果關系,在這里2加2不等于4,它是一種量變到質變,當你刻苦努力、勤奮專注到一個階段以后,你會發現,最后那個結果讓你美好到足以自豪。


有這么一個結論說的非常好,“如果你能做到十倍好,你就可以避開競爭了。”


為什么?因為你在一個更高的段位了。我們現在只是滿足于一點點好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更大程度的好,我們才來證明說美好涌現出來了。


所以我們現在公司必須力爭做到十倍的改進。稍有改進,對終端客戶而言已經不算是什么改進了,只有十倍地改進你的產品,你的服務、你的品牌才能給用戶帶來明顯的優勢。


著名的投資人閻炎,他講過一句話,“如果你能和競爭對手拉開10倍的差距,這就是風口。”


為什么我們在血海當中廝殺?


為什么我們在低級的競爭層次?


是因為你跟你的同行之間的差距。你還處在一個不太領先的位置,你還需要做得更好才可以。


那怎么辦呢?你去先營造一個變化,然后讓這個變化去代替、去推動越來越多的變化,日積月累、以此類推,最后的結果就會變得不一樣。


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的是敏捷,我們要的不是準確。


你不要擔心稍有犯錯會帶來什么,真正的移動互聯網最大的特點是,不斷試錯、小步快跑,你大致方向正確,你最后的結果就不一樣。


所以我們需要有一種神奇的能力,而這個神奇的能力是什么?


擁抱變化。我們需要更大程度的去擁抱變化。


商業社會對我們系統論的理解有五個點:


第一個點就是: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代表這個系統力的元素跟元素之間會互相促進。


第二個點:分布式的系統越來越有生命力,你不要搞集中,你不要搞的整個公司以你為中心,這樣的組織會越來越沒有生命力。


第三:整體大于部分。代表我們是用生物進化論在做企業,而不是還原論,我們不是在做一輛車,把車的零配件全部拆開,又能組裝回一輛車,我們做的是一個生物,他是要用進化的。


第四:場域真實存在。注意那些看不見的東西對看得見的形體的影響。


第五:創造涌現。


第六:意義賦予系統想象不到的能量。任何一個系統,包括企業我們要不斷的跟我們的下屬、跟我們的伙伴、跟我們的合作伙伴去交流,我們這么做的意義在哪里、我們的價值何在、我們做這件事情究竟帶給別人什么幫助。


這些能帶來系統的力量,就拿現在全世界很多國家都眼紅中國,你以為別的國家不想學中國嗎?你以為美國不想學中國的抗議嗎?我們的疫情防控做的這么好,我們現在的經濟促進做的這么合理,我們整個路徑的設計是如此的宏觀有序,你以為美國西方國家不想學中國嗎?


有些事他學不會。


因為中國現在的這些是一個系統,老百姓的擁護、新基建的沉淀、數字化的支撐、我們上到黨中央下到地方各界政府4000多萬公務員、9500萬黨員的奉獻,這是一個國家的力量,這是一個系統。


這塑造了我們這個國家,我也相信這個國家的未來十年,二十年乃至幾十年,他會越來越好,他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強,因為這個系統的力量正在逐漸形成。


當然一切的言語都是空洞的,行動最有發言權,低層級的存在無法推斷出高層級的復雜性,我們唯有透過行動,才能日漸理解高層次所帶來的差異。


那這種行動,在移動互聯網經濟的形態下,尤其是未來這種智能時代下,他就變得非常關鍵。


我們在講到商業系統的過程當中,


我們又給大家介紹一個同學,陳俊,做電商的。


我這個訪談他的時候是讓我最揪心的,因為他很囂張的,第一句話就是


“我們今年比以前任何一年都好!”


這種話讓我們聽完了以后是想上吊的!在疫情當下,還能如此豪情,這就不簡單。我們思考一個企業能夠在疫情影響之下,在很多的企業,包括他的同行都受影響的情況下,他怎么做好?


“以大生小、以大帶小、小虧大賺”


這個邏輯很厲害啊!大的生小的,大的帶小的。他就帶出了整個公司的新的生態,然后讓這些人共同投入,真金白銀投入啊,一起分利潤。


“與其說我們是一家電商公司,不如說我們是一家基于電商的創業孵化平臺!”


以前是做測試的,車里面的那些測試,前兩年開始做寵物,寵物用品是多大的一個賽道,現在又開始做一些家居,去年有一陣賣過口罩,發現年輕人真會折騰。


你看看就是這樣用行動最有發言權,最后把對了一個又一個的賽道,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