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五月時,共創會家人們一同放下俗念凡心,踏上禪修之路。在香海禪寺中,麻衣素食,心身結合,同步關照,共同回歸生命的本源。參透生命,反省自我,打破我執,找尋迷失的自我,回歸寧靜、安詳、自在的心靈家園,重獲充滿活力與健康的生命。
做企業很苦,當生活中充滿苦痛時,我們必須在日常例行活動之外,做些其他的事情,這些事情是指修行,也就是禪修。如果我們不轉向內在,修煉自己的心,反而把所有的能量擴散在不停安排外在事相,那么,痛苦就會持續不斷。我們的苦難是無始的,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修行方法,苦難也會無止境。
(上圖會員們以觀呼吸為切入點進行坐禪,聆聽內心。 )
此時,遠離你的喜好,
此地,放下你的判斷,
以孤峰絕頂之心胸、視野,理解真正的禪修。
(上圖為晚間品茶悟道禪茶會,會員與禪師茗茶、悟道、品人生)
“其實生活就像一壺茶,品茶的人需要一直處于打禪狀態,驅除心中雜念、放下所有妄想,就能悟出其中的好味道。”
禪師說“不可說、不可說”,因為說出來便是方便法,如果理解錯誤,難免方便出下流。。。事實上,只要是言語文字,理解偏差幾乎是必然。因為,指月之指永遠不可能成為月亮,渡河之舟永遠不可能成為彼岸。
(上圖為會員們早間出坡,懷著一顆虔誠的心,輕拭佛前塵埃,亦拂去胸中陳雜)
我們生而為人,每個人都具備潛能使生命富有意義與目的。為了要充分利用生命,必須超越低等動物。如果我們能夠運用人身,主宰自己的心,就能夠完全拔除一切苦的根源。在一生或多生之中,就能突破身不由己的生死輪回,永遠脫離所有的苦與不滿足感。
(上圖,五觀堂內用齋前的誦經祈福,感恩十方供養,感懷無界佛法。)
一般而言,在物質非常富足的環境中,很難修習佛法。因為,環境中有太多分心的事物,干擾我們禪修。然而,這些分心事物真正的根源,不在于環境本身、工業機器、食物或其他任何事物,而在于自己的心念。
在悠遠空靈的佛教音韻中,會員們寺廟巡禮,共同聆聽香海禪寺多舛的歷史,更了解到香海禪寺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十五年三期規劃更可見賢宗住持的宏愿,完整的商業格局規劃突顯出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佛教寺院,香海禪寺不僅秉持了傳統佛教的根本精神,更以融通的態度包容時代新的思想。禪修班、佛學網站、法師博客、香海讀書會等,種種事業和創舉使得香海禪寺成為傳統佛教中的奇葩異樹,使古老的佛法在新的世紀煥發出時代的生動。
真正的禪修,注定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 現代人,人心散亂,雜念紛飛,要制心一處已難如登天。 而禪修,正是要應對這個難題。
共創會在關注會員總裁財富增長的同時,更重視總裁們心靈的成長與內心的豐足。禪修,終由轉心邁向轉境,從而打開一片嶄新的人生篇章。 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季的禪修,感悟佛法真諦!